2022年中国口腔医疗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行业概况:口腔医疗是以口腔医疗服务消费为基础,包含医疗及消费双重属性,是为满足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预防和诊疗、口腔美容等需求提供相关医疗服务的行业。目前我国口腔医疗行业进入蓬勃时代,需求端、供给端、政策端和资本端共同发力,进一步推动口腔行业的快速发展。但目前我国口腔行业仍面临居民口腔健康意识不足、口腔医生短缺、口腔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诊所经营问题频发等痛点。现状洞察:目前我国口腔产业链上游国产种植体竞争压力大,国产替代机会逐渐出现;正畸市场双寡头市场格局短期内稳定,远期有望发生改变;此外,口腔CBCT市场逐步打破国外垄断;上游数字化程度较高。口腔中游集中度不断提高,具有整合能力的综合性口腔服务平台开始出现,连接整合上游资源,服务下游诊所医生,利用数字化服务体系助力口腔全行业。口腔下游医疗机构民营化程度加快,数字化技术渗透营销、运营与诊疗,帮助口腔医疗机构转型。市场空间:2021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1507亿元,在国民爱牙意识增强、口腔诊疗需求扩大、国民收入快速增长、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持续发力等因素的驱动下,预计未来口腔医疗服务市场将持续快速扩张,有望于2026年突破3千亿元,达到约3182亿元。预计2022年到2026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6%,口腔行业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趋势展望:首先,为维护我国居民的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口腔健康需求,应建立口腔综合防控体系,全民普及口腔健康知识;其次,为破支付困境,应从保险入手,补位国家医保,支付先行,采用“商业保险+医疗服务”模式,整合支付与服务体系,打造商业保险与口腔医疗相结合的闭环;最后,各产业链数字化进程将进一步提速,智能化的产品将会连接、整合、推动整个口腔行业的发展,不断催生、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最终惠及患者。

口腔医疗行业概念

以口腔医疗服务消费为基础的医疗垂直细分行业口腔由唇、颊、舌、腭、涎腺、牙和颌骨等部分组成。口腔疾病种类繁多,伴随人全生命周期,常见疾病有龋病、牙周疾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齿缺损、错颌畸形等,多数口腔疾病的发病率高,诊疗需求大。除此之外,随着“颜值经济”的到来,消费者对于牙齿美容的需求也日益攀升。口腔医疗是以口腔医疗服务消费为基础,包含医疗消费双重属性,是为满足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预防和诊疗、口腔美容等需求提供相关医疗服务的行业。

口腔医疗行业的发展现状

口腔行业进入蓬勃时代,预计2026年突破三千亿大关艾瑞研究发现,以终端消费额计, 2021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为1507亿元,在国民爱牙意识增强、口腔诊疗需求扩大、国民收入快速增长、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持续发力等因素的驱动下,预计未来口腔医疗服务市场将持续快速扩张,有望于2026年突破3千亿元,达到约3182亿元。预计2022年到2026年的复合增长率达15.6%,口腔行业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口腔医疗行业细分市场发展现状—正畸

正畸迎时代风口,成为新一轮高速增长的蓝海市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口腔三大疾病为错颌畸形、龋病、牙周病。错颌畸形不仅会影响“颜值”,严重的错颌也会对颌面部发育、口腔健康、口腔功能、心理信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错颌畸形的患病率达74%,对应潜在错颌畸形患病人数约10.4亿人,美国错颌畸形患病率在73%左右;而诊疗难度更大的 II、III 级错颌患病率在中国高达49%,而美国仅23%。我国的主力正畸人群年龄范围集中在6-40岁,患病人数远超美国,并出现向两端扩大的态势,中国正畸市场患者基数庞大,市场需求强劲。我国2021年的正畸市场规模约为412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660亿元,2022-2025年增速为14%,成为新一轮高速增长的蓝海市场。图片图片

口腔医疗行业细分市场发展现状—种植

  • 老年人缺牙修复意识提升,潜在种植牙数量2025年将破千万老年人是有种植需求的主要人群。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性病学调查报告》,2015年我国65-74岁老人平均留存牙数为22.5颗,这些牙齿中还包括因为松动或是严重龋病需要拔除的牙齿,真正发挥功能的牙齿数量远少于22.5颗,未达到世卫组织提出的“8020”目标(即,80岁的老年人至少应该有20颗功能牙)。随着老年人牙齿修复率的提升,2015年老年人的全口无牙率为4.5%,较2005年降低2.3%;缺牙修复比例为63.2%,较2005年提升14.7%。这表明我国老年人缺牙情况有所改善,修复意识及我国口腔修复能力有所提升。2015年在所有老年缺牙修复的类型中,种植仅占0.3%,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修复意识的提升及集采政策的推行,65-74岁老年人种植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预计到2025年潜在种植牙数量达到1210万颗。图片图片图片

市场驱动因素:诊疗需求旺盛

  • 龋病防治需关口前移,中老年群体龋病修复需求持续强劲龋病不仅会威胁居民的口腔健康,也会影响日常生活。《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3-5岁及35-74岁人群患龋率均超过50%,估计全国有超过一半的人口患有龋病,但各年龄段修复率均不足30%,龋病修复市场空间大。一方面,在过去的10年间,与中老年组相比,我国5岁及12岁儿童群体龋病患病率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分别上涨了6%、10%,龋病防治关口前移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受人口红利增加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影响,2020年我国35-74岁的劳动人口及老年人群体还未接受龋病修复的人群达3.67亿人,较2015年整体增加了2900万人,预计2025年增长到4.32亿人。综上,目前我国儿童龋病增长迅速,中老年龋病潜在患者基数大,口腔健康状况亟待改善。图片图片
  • 国民牙周健康状况堪忧,口腔诊疗人次与日俱增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目前我国居民的牙周健康情况并不乐观,35-44岁中老年群体牙周健康率均不超过10%,12、15岁儿童青少年牙周健康人群占比也不到50%;12-74岁群体牙龈出血及牙石检出率均超过50%,中老年群体更为严重,均达到80%以上;除此之外,中老年群体的牙周袋情况也较为严重,4mm及以上牙周袋检出率均超过50%,牙周健康不容忽视。《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12-2020年我国综合医院口腔科门诊及口腔专科医院门诊人次不断增长,整体复合年均增速为7%,虽然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略微下降,但口腔医疗整体需求仍呈上升态势。图片

市场驱动因素:消费升级

  • 国民收入稳定增长,口腔等医疗服务消费能力不断提升随着国内消费结构的迭代升级,消费模式逐步向“高端化、个性化、服务化”转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稳定增长的态势,国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刺激了医疗领域的消费,中国的医疗保健服务市场也持续向好,给口腔行业以信心支撑。由于口腔医疗兼具“刚需”和“消费升级”双重属性,牙科项目被纳入医保的项目较少,医保覆盖项目大多为拔牙、补牙等基础治疗项目,正畸、种植等高值项目属于医保外范畴,国民收入的增长促使消费升级,增加牙科高值项目的消费,不断提升国民口腔医疗服务消费能力。图片图片

市场驱动因素:牙医缺口持续填补

尽管牙医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牙医供给仍旧不足根据卫健委,2014-2020年我国执业牙医(非助理)数量持续高速增长,2020年达到22.1万人,增速为13.3%,我国牙医的增速始终高于同期全国执业医师(非助理)的平均增速,牙医数量的持续高增长从供给面印证了口腔医疗行业的高景气度。虽然我国每十万人口牙医数不断增长,牙医缺口不断缩小,但2020年我国每十万人口牙医数为15.7人,远低于美、韩、日等国家;且根据WHO建议,世界平均每十万人口牙医密度为20人,我国还未达到建议数值,牙医供给依旧不足。

口腔医疗行业的发展痛点

  • 执业口腔医生培养周期漫长,口腔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专业口腔医生的培养任重而道远。首先,要经过3年左右的规培才能走上实操岗位,其次一名成熟的口腔医生的培养周期往往需要10年左右。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口腔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规模在1万人左右,而有口腔治疗需求的门急诊人次每年增长约1000万人,口腔医生培养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患者的增长速度,口腔医生缺口大。此外,我国口腔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口腔人才及口腔专科医院均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及城市地区,中西部及农村地区难以获得足够的口腔医疗资源,口腔医疗发展缓慢。图片

口腔医生创业困难,口腔诊所经营管理问题层出不穷开设口腔诊所投入低,国家降低批照难度降低以及鼓励社会办医等因素,共同促使口腔诊所成为口腔医疗市场的主体。目前我国的口腔诊所大多由医生创业开设,在经营管理方面容易面临以下四个问题:1)患者引流困难,诊所营销获客成本高;2)管理者认知不足,对口腔行业整体发展及经营管理等知识认知度不高;3)医生专业度参差不齐,诊疗人数有限,患者服务体验不佳;4)前面三大环节出现问题会导致客户转化率低、留存不佳、诊所口碑差,从而进入引流困难的循环。

  • 图片

中国口腔医疗行业产业链图谱

口腔行业上游发展现状

国产种植体竞争压力大,市场开发难,国产替代机会展现口腔行业上游主要为耗材及器械厂商,主要分为低值耗材、高值耗材及设备。低值耗材产品种类多且杂,多数市场空间较有限,竞争格局较差;高值耗材集中在种植正畸两大领域。种植领域中,种植体是核心耗材,占据较大的价值量,但目前我国种植体市场中,欧美及韩系等进口品牌占据主导优势,国内种植体企业竞争压力大,市场开发困难。欧美系主打技术壁垒,在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及精密设计上形成优势,占领公立医院等高端市场;韩系主打价格优势,已在民营医院市场形成客户粘性;国产品牌市场发展空间小,国产替代需要时间及新的发展机会。

正畸市场双寡头短期市场格局稳定,远期有望发生改变相比于传统的金属或陶瓷托槽,隐形正畸直击美观、卫生、舒适等痛点,近年来市场规模迅速增长,上升空间大。隐形正畸牙套的核心材料是膜片,目前我国有代表性的企业已开始掌握膜片研发技术,依赖进口膜片的局面开始打破,隐形正畸价格有望降低。就我国隐形正畸市场整体来看,以时代天使隐适美为代表的双寡头市场竞争格局稳定,占据了77%的市场份额。由于两大品牌先发优势强,已占领市场优质资源并形成口碑效应,建立起深护城河,短期内其他玩家难以破局;但长期来看,随着膜片技术的掌握及口碑效应的增加,双寡头市场格局将被改变。

上游数字化服务赋能临床,CBCT市场逐步打破国外垄断

传统牙模获取及制作方式周期长、效率低,口腔上游数字解决方案是通过口内扫描仪/CBCT完成口内扫描获取数字牙模,然后通过CAD/CAM进行模型设计与制作,3D打印机打印器具后直接进行零件生产环节,最终服务患者,提供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其中,CBCT设备的出现是牙科数字化的重要节点,在2012年以前CBCT设备主要由国外品牌主导,2012年以后,以美亚光电为首的品牌逐渐掌握CBCT的核心技术并实现量产,国产品牌市场竞争度日趋提高。

口腔行业中游发展现状

连接整合上游资源,服务下游诊所医生

我国口腔上游厂商数量多、强势品牌少,且上游产品具有数量多(十几万常用SKU)、分类细、产品杂等特点,口腔上游离散程度高;同时,我国口腔下游十几万口腔诊所林立,口腔诊所具有规模小、离散程度高的特点,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离不开牙医的手工操作,对医生的依赖度明显高于其他医疗行业;牙医对耗材的需求也不同于眼科、骨科等其他科室,标准化程度较低。源于口腔行业上下游的分散性,口腔行业中游渠道商不同于其他医疗行业,需要在连接上游厂商整合资源的同时为下游诊所及医生提供服务,帮助医生选择产品并提供必要的手术跟台服务,具有很强的服务属性。

发挥中游独特价值,数字化服务提升供应链效率

口腔中游传统线下经销商小而散、且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已越来越难满足上下游日益增长的一站式产品和服务需求,且上下游碎片化使口腔中游具有“平台化”整合能力的企业价值不断凸显,中游渠道整合为大势所趋。近年来,综合性口腔服务平台等新型渠道商将数字化引入中游,针对上下游存在的产品信息透明度、诊所运营管理、牙科从业资源等问题,采用科技手段整合全渠道资源、帮助传统诊所转型、为牙医提供培训教育及先进技术,利用数字化服务体系助力口腔全行业。

我国牙科中游数字化进程相对滞后,未来市场整合空间广阔

虽然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中游服务商已经开始将数字化与产业相融合,但是对标美国等成熟市场,我国口腔行业存在起步晚、市场分散度高、数字化程度低的特性,尤其口腔中游的行业整合和数字化进程相对滞后,代表性企业仍在发展早期,未来增长空间广阔。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2020中国口腔产业数字化趋势调研报告》的总结,“口腔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决定了下游口腔临床服务的数字化服务水平的上限”,作为连接上下游的关键一环,口腔中游数字化变革已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图片

口腔行业下游发展现状

个体门诊遮天盖地,四类口腔医疗机构各有所长

目前我国口腔行业下游的医疗机构主要分为四类:综合医院口腔科、口腔专科医院、连锁口腔诊所及个体口腔诊所。目前个体口腔诊所成为市场主体,占比高达83%。个体诊所一般以医生创业为主,专业医生资源较少,医生技术水平一般,设备及服务均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但由于门店众多、社区性强,预约就诊非常方便。市场上其他三类口腔医疗机构亦各具优势:综合医院口腔科能吸引更多口腔专家,硬件设施较齐全,但管理困难导致服务水平一般;口腔专科医院在专家、医生水平、设备、服务等方面均具有优势,但距离通常较远,就诊不便;连锁口腔诊所的医师资源一般来自各大医院、专业度较高,设备精良,且为维护品牌形象而拥有较高服务水平,门店较多、社区性强、预约就诊便捷。

  • 市场民营比例上涨,口腔专科医院盈利能力超行业平均水平近十年来,民营口腔专科医院数量迅速增长,截至2020年,我国专科口腔医院共计945家,其中民营口腔医院数量781家,占比约83%,约是公立口腔医院数量的4.7倍。2011-2019年间,公立口腔专科医院仅增加7家,民营口腔专科医院增加564家,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0%。此外,口腔专科医院在过去十年的综合盈利能力显著高于医疗机构平均水平,2020年遭到疫情冲击,净资产回报率均有所下降,但口腔专科医院的ROE仍达到了12%,依旧高于医疗机构平均ROE(-4%)。图片

口腔医疗服务对医生依赖度高,但医生资源难以有效聚集

下游口腔医疗机构主要依赖医生提供口腔医疗服务,医生是口腔医疗机构的核心。根据《2021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2020年口腔专科医院的医生占总员工比例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口腔专科医院购入百万级高值设备台数显著低于其他医疗机构及行业平均,表明口腔医疗服务对医生依赖度高、对设备依赖度低、主要依靠医生的双手及经验。另外,口腔医生供给数量低、独立执业意愿强导致下游个体诊所星罗棋布,行业业态分散,医生资源整合难度较高。

数字化技术渗透营销、运营、诊疗,帮助口腔医疗机构转型

目前口腔下游医疗机构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1)流量红利逐渐消失,营销获客成本高,客户转化率低,且下游诊所众多,监管困难,消费者体验参差不齐;2)诊疗流程不规范、管理困难等问题导致诊所运营效率低,业绩增长出现瓶颈;3)牙医供给侧不足导致诊疗效率低。数字化流量平台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口腔医疗机构营销获客的成本、通过大数据实现精准引流;提高诊所管理效率,利用大数据实时调整经营策略,驱动诊所业务增长;数字化诊疗设备的出现帮助医生减少重复无意义的工作,实现“经验+科学”的结合,有效减少了时间成本,提高了诊疗效率及质量。

口腔医疗行业发展趋势建立口腔综合防控体系,全民普及口腔健康知识

我国居民口腔健康情况堪忧,口腔疾病治疗率远不及发病率。为维护我国居民的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口腔健康需求,应从三个层面着手:1)呼吁政府各部门深化协作,共同建立口腔疾病综合防控体系,完善居民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2)针对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龋病、牙周病等重点疾病,探索推广口腔疾病防治适宜技术。3)加大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力度,提高普通群众的口腔保健意识,推动口腔健康观念由“治”转“防”。

“商业保险+医疗服务”做到医险融合,支付先行

牙科多数项目不在医保范围内,“看牙贵”一直是消费者面临的重要阻碍,故支付成为口腔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支付端困境难破,口腔医疗需求难以释放,只有从保险入手,补位国家医保,做到支付先行,才能更好的落实健康口腔行动。为提高群众的口腔健康意识,降低支付费用,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体验,“商业保险+医疗服务”模式随之出现。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从引流、服务、健康管理三个方面,整合支付与服务体系,打造商业保险与口腔医疗相结合的闭环。未来,医险融合的趋势将进一步发展,口腔商保和医疗服务如何更好契合将成为行业持续探索的问题。

上中下游数字化进程加速,实现口腔医疗全面惠普化目前我国口腔行业上下游数字化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游数字化进程较慢,未来各产业链数字化进程将进一步提速,口腔医疗中分散的数据将被整合,产品不断迭代优化,智能化的产品将会连接、整合、推动整个口腔行业的发展,不断催生、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最终惠及患者。通过上中下游对数字化发展模式的探索,口腔行业将完成数字医疗实现、销售渠道优化、供给能力提升、基层市场触达,实现口腔行业有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最终提高患者的服务体验,实现口腔医疗全面普惠。

【海名会展】青岛口腔展

咨询热线

电话:0532-85861016

官网:https://hb.hmdent.com/

微信:17669680550

滚动至顶部